時間:2024-04-20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有人說,這世上路有千萬條,條條可通羅馬。
此話是沒錯。
但若細細琢磨,你會發現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其實路只有那么一條,那就是自律。
本文以“自律”為主題,結合稻盛先生著作《斗魂》《心法》《活法》《心與活法》《對話稻盛和夫:話說新哲學》《活法叁:尋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中的內容,希望閱讀后對您有所裨益。
自律是凡人唯一的出路,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什么是自律
一、所謂自律,即人最偉大的能力,就是戰勝自己的能力。
要實現高目標,必須突破多重壁障,而最大的壁障,是自己那顆追求安逸的心。 只要戰勝自己,就能突破其他壁障,取得卓越的成果。
人有好逸惡勞的傾向,主動激勵自己、不斷克服困難向前進,是件難事,但是,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時,人內心的喜悅難以形容。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意味著要少玩樂、少看電視、少追求一時的痛快,意味著必須戰勝自己;也意味著必須抑制貪圖享樂的欲望,全身心投入工作。
也就是說,戰勝自己需要強大的意志。
所以,人真正的自律,應該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內。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斗,“不能發揮自己天賦之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缺乏自律的能力。
二、為什么要自律
上天給了我們自由的屬性,但是這個屬性是一體兩面的,所以必須通過自律來發揮其好的一面的效能。
我把遍布于世的宇宙的意志稱為“愛”。造物主以偉大的愛包容一切。而同時,造物主還給予了我們“自由”。
造物主并不是高高在上,控制操縱了一切,它只給了人最根本的東西——靈魂中最核心的東西。
然后,就給予我們自由,我們可以自由行動。這個“自由”對人而言極為重要。這個“自由”包括做好事的自由和做壞事的自由。
我們在自由行動時,行動的指令由腦細胞發出,此時,最初可能發出的指令,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煩惱”。
所謂“煩惱”,就是為了守護自己的肉體所必需的欲望、本能。
隨著生命的誕生和進化,為了生存,為了維護自己的肉體,需要具備自我防衛的本能。其中之一,就是人會有欲望。為了維持生命的食欲,為了繁衍子孫的性欲,都是欲望。
同時,因為人具備自由,所以就可以為滿足欲望而采取行動。當然,欲望中包含著重要的、積極的意義。
造物主用愛包容一切,讓萬物都朝更好的方向進化發展。當然,宇宙整體也正在朝著好的方向進化。但是,因為有自由,因為擁有肉體,人也可能為所欲為,朝著壞的方向發展。
人之所以為人,之所以能發展進步,基本的要素就是自由,就人的本質而言,自由極為重要。
但是,不能因此悲嘆“毫無辦法”而選擇放棄。因為人還有一種自由,就是讓自己朝著造物主要求的方向前進。而這么去做就是“提高心性”。
這也是自律的本質意義。
不夠自律的根源是忽視了“心靈管理”。常有人說現在的人“心靈荒蕪了”,也有許多老師指出了“心靈的問題”。
不過雖然指出了“心靈的問題”,但如果問:荒蕪的心靈如何矯正,回答幾乎千篇一律:“告訴人們心靈的重要性”、“咨詢交談”、“治療病態的心靈”,等等。
就是說,大家都不知道,心靈管理該怎么做才能夠奏效。
釋迦牟尼為了讓人覺悟、讓人提升心性,提出了“六波羅蜜”的修行方法:
要為他人盡力——布施;
要知足,要遵守戒律——持戒;
要忍耐、有韌性——忍辱;
要努力工作——精進;
要把心沉住,保持心境平和——禪定,這樣做了,就能進入悟境——智慧。
釋迦牟尼倡導“持戒”——遵守戒律。守戒就是“不可做的事不做”,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耳熟能詳的“自律”。
人們必須通過這樣的行動塑造自己的心靈,結果就是不再為非作歹,不制造罪惡。以“六波羅蜜”為修行準則,行正道,鍛造自律覺悟,人們才能最大程度享受“自由”帶來的好處,而不被惡所侵蝕。
三、所有優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1、接納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
1955年4月,大學畢業后初次就業時,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巴佬”,此前從沒有在大城市生活過,說話有濃重的九州地方口音。
每當電話鈴聲響起,我都祈望有其他人快來接聽,因為我不想讓別人聽到我的鹿兒島方言。那時,我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后來我意識到,不應該被劣等感支配,應該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下決心努力克服。這樣就不會有過多的挫折感。
我對自己說:“我是鄉巴佬,從鄉下大學出來,社會上的事情什么都不懂,缺乏常識,因此必須從最基本的東西學起,比任何人都要更努力。否則,我就無法成功。”
就是說,不否認自己的弱點,而是如實接受它,不必刻意掩飾,這樣反而會覺得輕松。這種態度是進步的起點。
2、自我燃燒,戰勝自己
成就人生和事業需要“自燃型”即自我燃燒型的人。我用“自我燃燒”這句話來表達。 物質有三種類型:
① 點火就能燃燒的可燃性物質;
② 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物質;
③ 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物質。
人的類型也一樣。有的人沒有任何周圍的督促,他自己就能熊熊燃燒。但還有一種人很冷漠,或者很麻木,即使給他能量他也絕不燃燒,屬于不燃型的人。
這種人往往有能力卻缺乏激情,以至將自己的能力埋沒。
作為組織而言,不歡迎不燃型的人,因為他們自己冷若冰霜不說,有時還會奪走周圍人的熱量。
能做成人生和事業的人,他們不僅自我燃燒,而且其能量還可與周圍人分享。
他們富于能動性和積極性,不是別人說了才干,在別人吩咐之前,他們就主動帶頭行動,成為眾人的模范。
那么,怎樣才能成為自燃型的人呢?要獲得自燃型這種特質該怎么辦呢?
我反復說過,最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喜歡自己的工作”。
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這種能量要靠自我激發、自我燃燒才能產生。
無論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會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產生向新目標挑戰的渴望。
在這過程中就會更加喜歡自己的工作。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之下,再努力也不覺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績。
就是說,“喜歡”就是最大的動力。意愿、勤奮以至成功,這一切都產生于“喜歡”這個母體。
俗話說,“有情人相會,千里不過一里”,“愛好才能變能手”。
只要喜歡、熱愛,熱情自然涌出,努力也不在話下,就會進步神速。旁人看來你很辛苦,但你自己根本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實際上,缺乏對工作高度的熱愛就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果。無論哪個領域的成功人士都喜愛甚至迷戀自己的工作。
可以說,徹底地喜歡自己的工作是通過工作豐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
但是,有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歡不起來,那又該怎么辦呢?姑且一心不亂、拼命投入工作再說。
在這過程中,痛苦會生出喜悅。“喜歡”和“投入”是硬幣的正反兩面,兩者之間是因果循環的關系:
因為喜歡就會投入工作;在投入工作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喜歡。
3、一年365天,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認為成功沒有捷徑,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京瓷僅用半個世紀,就成長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除努力之外,可說別無他因。
但是,京瓷的努力不是普通一般的努力,而是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不亞于任何人”這幾個字,才是最關鍵的。
不做這種程度的努力,絕不可能引導企業成長發展。要想在“血雨腥風”般殘酷且激烈的企業競爭中獲勝,獲得成長發展,就必須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還包括必須每天不斷地持續。換句話說,千萬不可忘記,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一步一步踏實努力積累的結果。
揭開迄今為止大企業的成長發展史就會明白,它們都從小事業開始,點滴積累,不斷創新,踏實努力,堅持不懈,才有后來的輝煌。一開始就想做大生意是不可能的。
企業發展的要訣一點不難,認真做實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精益求精,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此而已。
希望大家都理解這個道理,一年365天,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只要不間斷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諸位的公司定能成為自己想象不到的偉大企業,諸位的人生也會更充實、更美好。
4、擁有一顆克己之心
中國古典中有“唯謙受福”的說法。意思是傲慢的人得不到幸福,只有擁有謙虛之心的人才能擁有幸福。
不管在社會上有多大的聲望,或是成為統領眾多部下的大企業、大組織的領導人,他們都能夠始終保持謙虛,沒有一絲傲慢。
同時,總是把自己的事情放一邊,優先考慮他人和社會,并付諸行動。這樣能夠抑制自己的欲望和虛榮心,擁有克己之心的人,才是人格高尚的人。
剛剛開始的時候,小心謹慎、不失謙虛、拼命努力,也因此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甚至事跡都登到了報紙雜志上。
但在這過程中,不知不覺之間,放松了克己的意識,萌生了愛己之心,就是利己心開始膨脹,漸漸地開始自夸自贊起來。
就是說,隨著成功的到來,隨著名氣的提升,自己起了驕傲自大之心。
所謂考驗,一般認為是苦難的考驗,但我認為不僅如此。對于人來說,輝煌的成功是更大的考驗。
四、結語:越自律,越優秀
人類依靠科學技術構筑了高度的文明,享受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這方面的成功,卻導致了另一種結果,就是人們忘記了人的精神、人的心靈的重要性。
為此,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提出更高的標準,并不斷嚴格自律。
勤奮、誠實、認真、正直……嚴格遵循這些單純的道德律和倫理觀,將這些作為自己不可動搖的人生哲學和人生態度的根基。
樹立作為人應有的正確的人生觀,盡力貫徹到底,這才是人生的“王道”,它不僅能夠指引我們每一個人走向成功和輝煌,而且可以給我們人類帶來和諧與幸福。
很喜歡楊絳寫的一段話:
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高于普通人。
不同程度的放縱,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不同程度的鍛煉,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績。
用自律來投資自己,還是用放縱來透支自己,結局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內。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戰勝自己貪圖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奮斗,“不能發揮自己天賦之才”,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缺乏發揮自己能力的能力。
在人生這個漫長的大舞臺上要演出雄壯的戲劇,要取得卓越的成果,所需要的能力不僅僅是腦細胞的多寡,還包括無論何時都極度認真地工作,從正面迎擊困難,不惜與困難直接交鋒的態度。
這是成功的唯一方法,也是我們每天都要牢記的原理原則。
誠實地、認真地、拼命地工作——這話聽起來平凡無奇,但就在這平凡的語言中隱藏著人生的真理。
為什么大家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做得到?
因為自律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放棄,放棄自己的偏好,放棄自己的惰性。
你想要什么樣的人生,終究還是要看你自己的選擇。
但不管做了哪一個選擇,最為重要的是,仔細想想你渴望的生活,選定之后,不要后悔就好。
我們之所以痛苦,不在于是否成功,而是總在看著別人的生活,不斷后悔當下的選擇。
下一篇:人生中的能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