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0來源:趙云經理
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貸款損失準備金一直是金融企業在匯算清繳期間非常關心的填報熱點,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及其填報方式吧!
一、適用主體
(一)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財務公司、城鄉信用社和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企業;
(二)經省級金融管理部門(金融辦、局等)批準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
二、準予稅前提取貸款
損失準備金的貸款資產范圍
(一)貸款(含抵押、質押、保證、信用等貸款);
(二)銀行卡透支、貼現、信用墊款(含銀行承兌匯票墊款、信用證墊款、擔保墊款等)、進出口押匯、同業拆出、應收融資租賃款等具有貸款特征的風險資產;
(三)由金融企業轉貸并承擔對外還款責任的國外貸款,包括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買方信貸、外國政府貸款、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不附條件貸款和外國政府混合貸款等資產。
注意事項:以下風險資產不得提取貸款損失準備金在稅前扣除!
金融企業的委托貸款、代理貸款、國債投資、應收股利、上交央行準備金以及金融企業剝離的債權和股權、應收財政貼息、央行款項等不承擔風險和損失的資產。
除《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6號)第一條列舉資產之外的其他風險資產。
三、計算公式
準予當年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金=本年末準予提取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貸款資產余額×1%-截至上年末已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的余額
金融企業對其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5號)規定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
(一)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
(二)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
(三)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
(四)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如選擇了按《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5號)規定處理,則相關正常類貸款不能再適用《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6號)規定。另外,金融企業按上述公式計算的數額如為負數,應當相應調增當年應納稅所得額;金融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貸款損失,應先沖減已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金,不足沖減部分可據實在計算當年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四、填報方式
根據A105120《貸款損失準備金及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報說明,只要會計上發生貸款損失準備金,不論是否納稅調整,均需填報。同時,金融企業還需要結合貸款審批發放、計提撥備、追索回收、損失認定等環節的具體情況填報《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等。
舉例說明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沒有稅會差異的簡單案例來看看金融企業在匯算清繳時如何填寫納稅申報表。
A企業2021年貸款余額為15000萬元,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150萬元,當年未發生貸款損失。2022年發生貸款損失170萬元,年末貸款余額為10000萬元,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100萬元。若不考慮遞延所得稅,則2022年的貸款損失業務如何進行稅務處理?
根據政策規定,A企業準予當年稅前扣除的準備金=(10000×1%)-150=-50萬元,應相應調增2022年應納稅所得額50萬元。
A企業發生的貸款損失170萬元,應先沖減已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準備金150萬元,不足沖減的20萬元可據實在計算2022年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A企業在申報2022年度企業所得稅時,填表情況如下:
填寫A105090《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
2.填寫《貸款損失準備金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
五、政策依據
(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6號)
(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5號)
(三)《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