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0來源:趙云經理
在團隊里,做領導有很多權力,也會有很多好處,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想晉升當領導。
但是,很多人真正做到領導位置上,才知道領導不是那么好當的,做領導表面看起來光彩照人,但實際上既費心、又費力,還要對所有的事承擔最后的責任。
尤其是做領導還要具備很多能力,包括組織、溝通、協調、決策、監督、演講等等。
坐上領導位置,誰都想把這個領導當好,但到底要具備哪些領導能力,又有哪些領導能力能夠成為領導力,這是個關鍵問題。
比如,有些領導有著這樣的痛苦:
1.領導能力很強,但手下沒有精兵強將,再強的能力也得不到施展。
2.領導能力越強,手下越弱,團隊大大小小的事物都壓在領導身上。
3.領導能力再強,似乎也有瓶頸無法突破,很難有所建樹,自然很難再晉升。
其實,這只是“領導能力不系統、不均衡”造成的,比如培養下屬,也是重要的領導能力。
下面我們從5個方面展開,方便大家系統了解、掌握領導能力,輕松做領導。
第一點——自我管理
包括對自己時間、精力、注意力、思路、決策習慣、學習等等的管理。
領導能力的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不是商業眼光、識人用人、決策決斷,而是自我管理。
我們要清楚一點,對于一個不做領導的人,他的工作是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
但對于領導而言,工作方向都是需要選擇的,目標是更難確定的,工作涉及的范圍是無限的,影響工作結果的因素也是不明確的,未知風險等等變化是不可預測的。
那么,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中,領導既要審時度勢、又要決策決斷、還要明辨是非,更要與時俱進,因為領導要始終做團隊的定海神針,這別無選擇。
所以,只有領導首先做好自我管理,才能在管理工作上,盡量避免出錯、走偏、用錯人、選錯方向等等。
領導如何做好自我管理,有以下幾個具體的方法:
1.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精力、注意力。
2.定期對自己的思路、決策做復盤,時常修正、改進自己。
3.注意自己平時的性格、脾氣、習慣,容易發怒、失控的點。
4.通過學習、修身養性、授權管理等,逼自己與時俱進、逐步提升。
5.建立自己私人的幕僚團隊,找一幫在各個領域的專家成為朋友,相互學習、扶持。
一個連自己都管不好的領導,是不可能管理好團隊的,在競爭對手或別有用心的下屬那里,領導的弱點,就是他們的利益所在,這是作為領導需要認知和警惕的!
一方面我們要理解,作為領導在探索方向上,會對資源、人力有所浪費;一方面我們也要警醒,領導的一個錯誤行為(比如馬云的某次講話),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災難,所以作為領導做好自我管理,時刻做到如履薄冰,這是基本修養。
第二點——人才管理
包括識人、用人、培養人、建立人才梯隊、保持優勝劣汰等等的能力。
領導能力的第二項,是人才管理,簡單說是培養人和使用人,這包括:
1.識人:識人是守護大門,識人不清就會引狼入室、害人害己,比如天生“有反骨”的人絕不能用,比如要透過表現看本質,透過脾氣、性格看能力,而不能單憑感覺、眼緣去選擇。
2.用人:用人的關鍵是知人善任,對人知根知底,能從人性上看透人的內心,看透人的命運。
3.培養人:能夠珍惜眼前人,能讓跟隨自己的人一年一個臺階的成長,才是好領導。
4.建立人才梯隊:既要能識人、用人、培養人,還要能留住人,既要留住人,還要能留住人心。
5.保持優勝劣汰:再親手帶出來的人,也可能會變質,再好的老員工,也可能成為禍害,團隊要能優勝劣汰、吐故納新,保持梯隊健全、健康。
人才管理幾乎是絕大多數領導的短板,越是靠自身努力爬上去的領導,越沒有被培養的經驗,在培養人上就越是沒有方法,甚至缺乏意識。
畫大餅、玩套路、給機會、玩競爭那一套,職場新人,尤其是九零后、零零后,是越來越不吃了。
在當下,要把領導的位置做好,要培養出一個得力的團隊,人才管理是領導能力的重點,越是大的領導,在這方面花費的精力就越多。
到了老板的級別,要為自己找一個合格的繼任者,要提前布局很多年,華為的任正非和李一男,阿里的馬云和張勇,都是典型的案例。
第三點——人心管理
包括讀懂人、引導人、激勵人、帶領人、團結人、凝聚人等等的能力。
領導能力的第三項,是人心管理,這是做領導的核心能力:
1.讀懂人:士為知己者死,一個下屬愿不愿意為領導效力,除了收入、成長等因素,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領導懂不懂下屬;領導能讀懂下屬,才能知道下屬真正想要什么。
2.引導人:下屬的工作會遇到問題、在問題中也會產生心結,領導的能力不是幫下屬解決問題,而是能不能引導下屬自己找到答案、打開心結。
3.激勵人:下屬的工作狀態會有起伏,團隊的整體狀態,也會有波峰波谷,在失敗中,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領導要有激勵人奮發的能力。
4.帶領人、團結人、凝聚人:在必要的時候,領導要能身先士卒,要能搖旗吶喊,要能讓團隊團結一心,因為在團隊心中領導是主心骨。
從人心管理的角度去看,很多領導在日常或多或少,都會有傷害人心、無視人心的情況。
比如吝惜自己對下屬的表揚,無視下屬的苦勞,甚至不守信對下屬的獎勵承諾,還美其名曰是在磨礪錘煉下屬,實際上都是造成團隊離心離德的禍根!
請所有做領導的人認清一個真相:
所有實質的利益都是虛的,人心才是實的;只有在人心管理上無能的人,才會通過霸占利益來尋求心理依賴;所謂“財散人聚、財聚人散”,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點——規則管理
包括建立規則、執行規則、維護規則、修改規則、進化規則等等的能力。
領導能力的第四項,是人心管理的基礎,或者說底層邏輯:
1.建立規則:如創業、做生意之初的合伙規則,包括出錢規則、出力規則、分錢規則、管理規則、進入和退出規則等等。
2.執行規則:以規則為底層邏輯,為團隊建立的規章制度、流程、規范、標準。
3.維護規則:遇到有人挑戰規則、破壞規則、甚至是踐踏規則,要有維護決心和維護手段。
4.修改規則:遇到不合理的規則、成為瓶頸束縛的規則,要有自我修改、打破規則的勇氣。
5.進化規則:敢于打破傳統、打破自己,建立新的規則,不惜承擔崩盤、失控的風險。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團隊要有一個團隊的規矩,這個規矩既要有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流程、標準,也要有在實際工作中總結、沉淀、打磨出來,大家墨守成規的經驗、傳統。
領導力,一方面來自組織權力的賦予,一方面來自領導自身的人格魅力、實力氣場、影響力。
利用好前者,可以打造適合團隊的規章制度、流程標準;利用好后者,可以打造讓團隊運轉更快速、管理更高效、成本更低廉的“潛規則”。
糊涂的領導往往混淆兩者,把自己凌駕在規則之上,成了規則的最大破壞者。
高明的領導往往能清晰地把控兩者,善用后者,讓管理遁于無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風格,成為管理的藝術!
第五點——人才管理
包括商業眼光、計劃方案、決策決斷、分工執行、拿到結果等等的能力。
領導能力的第五項,是結果管理,這是最落地的一項:
1.眼光:領導就是團隊的眼睛,要在大家都看不清方向的環境里,找到前行的路。
2.計劃:有想法、有規劃,還要有可落實的計劃,很多領導把具體計劃交給下屬去做,這出于培養下屬無可厚非,但領導自身要具備這種能力。
3.決斷:面對機會、遇到風險、遭遇損失需要止損,領導的決斷能力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4.分工、執行、監督:包括日常工作和項目管理,領導的具體能力,要能滲透到工作中。
5.拿到結果:下屬執行拿結果,領導能力的重點是以終為始,從結果倒推工作,把工作通盤掌控在自己手里,然后充分授權,讓下屬去執行,且無論下屬做得有多糟糕,都有挽回局面,拿到結果的掌控力。
很多領導具備了很強的領導能力,但總在成果上差強人意,這不是時也命也的問題。
關鍵在于,領導者自身對于自己所在的領域、事業、項目有沒有很好的認知,這種對外的眼光能不能看到未來的結果,并讓大家相信自己,然后一起去努力!
領導的能力和團隊是一體的,團隊有問題,必然反映到領導者身上有問題。
唯有拿到最終的結果,讓大家拿到各自的利益,才能從結果反饋到領導和團隊,讓領導的自我管理、人才管理、人心管理、規則管理得到驗證,讓領導能力得到錘煉,讓領導力得到質的提升。
簡單地說,能帶著大家掙錢,讓大家有成長、有希望,這樣的領導就是具備領導能力的領導,就值得人們追隨和擁護!